新闻公告 > 学院新闻

新闻公告

En

深圳大学《人工智能的临床应用》课程 Demo Day:当设计思维遇上健康减重

2025-07-07

 

创新课堂成果秀:AI + 减重的奇妙碰撞

2025年6月26日晚,深圳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人工智能特色创新班”的同学们正带着他们的减重创新方案亮相DEMO DAY活动。这场别开生面的课程成果展,把枯燥的技术概念变成了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贴心设计,让大家看到了AI技术如何为减重人群点亮希望。此次创新产品成果的展出,迈出了工程设计与医疗设计思维融合的重要一步。


从用户痛点到技术方案:双钻模型的神奇之旅

这门课程犹如一场充满惊喜的寻宝之旅。主讲老师余夏夏引领同学们手持“用户为中心”的放大镜,通过深度访谈与系统的需求梳理,将减重人群的真实困扰逐一发掘。“缺乏陪伴支持”、“饮食规划迷茫”、“自律难以维系”等普遍难题,都成为了同学们创新探索的起点。

 

课程深度贯彻“用户中心、需求驱动”的产品设计理念,借助专业访谈调研方法与需求分析工具,精准锚定减重人群的核心痛点。在此基础上,融合人工智能、医疗电子等前沿工程技术,系统性构思并定义痛点解决方案。

 


▲ “双钻模型”方法论


教学全程紧扣经典“双钻模型”方法论,完整覆盖问题探索、需求定义、方案构建与验证四大核心阶段,实现设计思维与临床实践的深度融合:

第一钻:问题探索阶段

化身需求侦探,抽丝剥茧解析减重背后的复杂诉求

第二钻:方案构建阶段

运用 AI 算法与医疗电子技术,打造创新解决方案

课堂上,同学们围坐一起头脑风暴的场景热烈而富有活力。大家通过便利贴发散思维,将设计思维深度融入需求挖掘过程,彻底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固有模式,营造出开放创新的学习氛围。

 


Demo Day 现场:脑洞大开的减重黑科技





活动现场简直像个小型科技展!每个小组都用海报和生动讲解展示了他们的“减重神器”,堪比产品发布会。在发布会中,每个小组都展示了该产品设计全流程,包括调研成果、定义方案、技术可行性分析与最终设想。现场气氛热烈,老师与同学积极提问、深入探讨,体现出浓厚的学术氛围与创新思维碰撞。



▲ 生动讲解现场


来自深圳市科创学院的 Amber老师带着专业眼光点评:“这些方案不是简单堆技术,而是真的想明白了用户需要什么。”学院的岳广辉、余夏夏、杨环宇老师和学生评委黄秋林,从技术可行性、市场潜力等方面给同学们提出了不少实用建议。同学们的表现赢得了在场师生和专家的一致肯定。


新教学模式:当设计思维遇上医工创新


这次活动最特别的地方,是学院首次把“设计思维”搬进了工科课堂。这种“产品理念 + AI 技术 + 医工创新”的新模式,让同学们不再只盯着代码和公式,而是学会像设计师一样思考:

- 技术再好,也要先搞懂用户到底需要什么
- 解决方案要兼顾科学性和实用性
- 还要想想怎么让产品真正走进生活

这种跨学科的学习方式,正好契合国家培养“卓越工程师”的目标,让技术真正有了温度。



活动结束时,师生们在镜头前笑得特别灿烂。据学院透露,未来还会和深圳市科创学院深度合作,把更多类似的创新教学模式带进课堂,也让具有市场价值的创意想法真正落地。也许不久的将来,这些同学设计的减重神器真的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让健康管理变得又智能又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