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概况
About学院概况
About新闻公告
News师资队伍
Faculty科学研究
Research教学工作
Teaching学生事务
Student学院招生
Admission招聘信息
Careers当晨曦洒落深大校园,一场聚焦医工融合的专业认知实践正悄然启幕。5月24日,深圳大学附属中学40名高中学子在深圳大学医工融合卓越工程师协会成员的带领下,走进深圳大学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通过实验室探秘、学术讲座、校园漫游、医疗器械挑战赛及焊接实践等多元环节,沉浸式解锁“医学+工程”的跨界魅力。
活动伊始,深圳大学医学部副主任、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陈昕,以及深圳大学附属中学党委书记文思源,一同为新工科科学教育基地揭牌。
实验室里的医工密码
踏入实验室,深大师生向同学们逐一介绍多参数监护仪等医疗器械的核心构造——那些精密运转的传感器、复杂交织的电路网络,如同揭开神秘面纱的“生命守护者”,诉说着生物医学工程如何将工程技术融入到医疗场景的奥秘。
学术讲座破题专业脉络
接着,深圳大学医学创新成果转化中心副主任董磊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一场“生物医学工程大揭秘”的讲座。从该专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起源、逐步发展壮大,到当下在医疗领域发挥的关键作用,董老师深入浅出地剖析了每一个关键节点。他着重强调了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创新思维、拓宽眼界的重要性,让同学们在知识的海洋中收获满满的启发。
校园漫游邂逅学术气质
漫步丽湖校区的林荫道上,五位助教化身“校园向导”。从硕果累累的创新实验室,到藏书丰富的图书馆,再到充满活力的学生活动室,每一处场景都在诉说深大“创新驱动、跨界融合”的学术基因。在两位助教师姐的详细介绍下,同学们对深大的文化底蕴和学术氛围有了更为深刻的体会。
盲盒挑战赛点燃思维火花
“这台设备有电极片,莫非是用于心电监测?”随着五组同学拆开“医疗器械盲盒”,一场紧张刺激的知识较量正式上演。呼吸机、肺功能仪、掌式血氧仪等器械成为“解谜道具”,同学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推理能力,在激烈讨论中拼凑答案。
上台汇报时,五组同学分别展示了小组风采,其中第一组同学手持“制氧机”,精准阐述其制氧原理;第三组同学带着双水平正压呼吸机,模拟紧急时刻打通呼吸道,引得台下掌声连连。这场融合了科普性与趣味性的挑战赛,让同学们在“玩中学”中,将医疗器械的功能与应用场景刻入认知。
焊接实践触摸心电信号
午后的焊接工坊里,肖东艳师姐手持心电波形图展开教学:“P波代表心房除极,QRS波群反映心室电活动……”当抽象的医学概念与电极贴片的物理粘贴结合,同学们首次理解“生物电信号”如何转化为可视波形。在稍后的心率挑战赛中,同学们更是直接看到自己的心率变化。
在焊接实战环节,助教以情景短剧演示“烙铁防烫”、“人走关电”等注意事项,同学们明确了焊接安全的重要性,填写焊接安全承诺书后便开始真刀真枪的实践——开发板上的按键、晶振、蜂鸣器在烙铁与焊锡的配合下逐渐固定。尽管有同学遭遇“焊锡粘连”的小插曲,但在助教“先预热元件、再送锡固定”的指导下,最终全部完成焊接。当程序下载后,电脑屏幕上跃动的实时心电信号图,恰似为这场实践之旅奏响的胜利乐章。
活动落幕
在人工智能与航空航天等高新科技领域持续突破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我国对医工交叉领域的卓越工程师需求日益迫切。
深大附中工科卓越PBL项目第三期精准对接这一时代命题,组织学子走进深圳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教学实验中心,“原来生物医学工程不仅是修医疗设备,更是创造拯救生命的技术!”活动尾声,同学们这样感叹道。
这场从理论到实践的深度探校,不仅让高中学子提前感知大学专业魅力,更在他们心中埋下“医工融合”的创新种子——或许未来某一天,这些种子将在医疗科技的沃土中,成长为改写行业格局的参天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