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 学院新闻

新闻公告

En

【名师进中学】岳广辉、沈圆圆走进成都市树德中学

2025-04-15

为切实做好深圳大学2024-2025年度本科招生工作,深圳大学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老师积极参与到四川省招宣工作中。


2025年4月9日下午,该学院岳广辉研究员和沈圆圆教授前往四川省成都市树德中学为该校高一和高二年级师生带来题为“探索医疗黑科技:人工智能医学的前沿应用”的学术讲座。


“大家每天使用的美颜相机,正是AI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岳广辉研究员以生活场景切入“什么是人工智能”主题,生动地展现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当下日常生活里的各类应用场景,迅速吸引了同学们的注意力。

随后他介绍了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向同学们展示了AI医学影像诊断系统如何识别肿瘤病灶;当屏幕上出现通过脑机接口技术实现"意念打字"的临床案例时,现场响起阵阵惊叹。

岳老师还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介绍了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展示了深圳医疗器械产业带与深圳大学的深度关联,向同学们打开了一扇崭新的知识大门。

在下半场,岳广辉从学校概况、师资力量、学科建设、培养特色、招生政策、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等方面向同学们详细介绍了深圳大学,并欢迎有意向的学生积极报考深圳大学,选择这座充满创造力的城市,用知识武装头脑,用行动实现梦想。

此次宣讲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岳广辉的精彩演讲不仅为学生们带来了丰富的知识,更激发了他们对深圳大学的向往。宣讲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深圳大学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让同学们更加了解深圳大学本科生招生信息、教学特色、学科优势以及研究生培养体系,希望更多优秀考生报考深圳大学。

 

-教师介绍-



 

岳广辉,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2019年6月在天津大学获博士学位,2017-2019年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Lin Weisi教授(IEEE/IET Fellow)课题组从事研究工作,2019年7月加入深圳大学。

主要开展医学图像分析、计算机辅助诊断、图像/视频质量评价及优化、机器学习及其应用等领域的研究。已发表期刊/会议论文70余篇(含第一/通讯SCI论文4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部分成果获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基金面上项目、深圳市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项目、深圳市医学研究专项资金(人才提升型项目)等纵向课题10余项。

担任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数字医疗及医疗信息化分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广东省医学会人工智能分会学术委员、医学图像计算青年研讨会委员。担任多媒体信号处理会议(2023 IEEE MMSP)领域主席、国际图像处理会议(2024 IEEE ICIP)领域主席、中国控制会议(2024 CCC)领域主席。担任IEEE TIP/ TMI/ TMM/ TCSVT/ TNNLS / TII/ TIE/ TIM/ J.BHI/ TASE/ TNSRE、Elsevier SP/ DSP/ JVCI、IET IP/ EL等二十余个期刊的审稿人。


沈圆圆,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获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工学学士和工学博士学位,2009年12月加入深圳大学,主要研究方向为医学超声诊疗新技术。兼任中国声学学会生物医学超声工程分会委员,中国超声医学工程学会分子影像超声专委会青年委员,深圳市超声医学工程学会理事,广东省器官医学与技术学会超声医学专委会委员。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40余篇,包括柳叶刀子刊eBioMedicine、 Brain Stimulation、Theranostics、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Advanced Materials等国际权威期刊。

 

-学院介绍-

 
深圳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科始建于2005年,2009年整体转入医学院,2012年获批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2015年成立生物医学工程学院,2018年获批生物医学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2019年获批生物医学工程博士后流动站,2020年首批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获批教育部新工科专业,2021年获批专业博士点(生物医学工程领域方向)。2016 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B级,广东省第二,并列全国15名,2022年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B,2024年软科排名全国第12名,并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前50名。本科教学质量优秀,获2022年深圳大学教务部本科专业评估排名全校第一。

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现隶属医学部,经过10多年的建设发展,建立了本科、硕士、博士和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现有教师70人,来自海内外著名高校,其中包括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国家教育部生物医学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级专家1人、国家级青年专家8人、广东省珠江青年学者1人、广东省“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并聘任多名企业专家作为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学院现有教学科研实验室8845平方米,包括1个国家级平台,3个省级平台,4个市级平台,1个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2个院士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