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深圳大学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官网!

新闻快讯
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一行走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发布时间:2023-05-11

        2023年5月9日,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医学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深圳大学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教授汪天富、院长陈昕、院长助理黄炳升、孙怡雯、生物医学工程实验中心副主任董磊、老师杨环宇等,走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与院长樊瑜波、党委书记李德玉、本科教学主管蒲放等,就人才培养相关问题进行调研讨论交流。原教育部高等学校生物医学工程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东南大学教授万遂人作为嘉宾参会。会议由李德玉主持。

 

 

        樊瑜波首先致欢迎词,欢迎深圳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一行到访北航,他表示学院的本科教学面向企业,这一点很了不起,科研做的好不一定课上的好,希望通过此次交流促进双方的教学发展与合作。

 

        汪天富介绍了学院建设创新实验室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思路和探索历程。他表示,不管是本科生还是研究生,都需要有很强的专业实践技能,才能让想法落地。他从人才培养体系和实验室建设两个角度进行分享。学院建立了“教材+实验设备+综合实训”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该体系同时也符合CDIO工程教育模式,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革的教育理念。将医疗器械行业的典型产品——监护仪分解为8个实验教学设备,服务于软件、硬件、算法、嵌入式等课程。在实验教材的编写上,以操作性强、可复现、可改进的思路,从学生角度去构建教材。学院投入创新实验室去探索该模式,通过兴趣驱动实践应用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提起对理论课的学习兴趣,并帮助学生开拓创新思维。

 

        樊瑜波对该教育模式表示高度赞扬,敬佩学院拥有扎实的基础,祝贺学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并期待学院将该模式发扬光大。他从个人的学习经历出发,强调理论基础的扎实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基于兴趣的实践锻炼更重要,兴趣可以驱动自主学习。樊瑜波建议基于该教育模式可以进行两头延伸,一头是探索新的原理,一头是从产品角度增加环境复杂性和提高鲁棒性等。

 

        蒲放分享了北航在十二年的发展历程中关于人才培养的思路和实践经验。他表示,随着新知识、新技术爆炸式增长,高等教育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他调研了国外大学应对挑战的措施。斯坦福大学选择激进变革模式:提出2025计划,创立“开环大学”,打破校园年龄结构、学习和工作交替、建立强大的校友网络。密涅瓦大学选择颠覆革命模式:通过线上平台教学,充分利用外部资源;4年在全球7个城市游学,真正融入全球文化等。面对挑战,我国教育部提出一系列应对方案,生物医学工程专业适用于国家倡导的新工科教育改革。目前,医工交叉创新人才培养面临以下挑战:大跨度知识结构与有限学时的矛盾、细分的学科方向与有限资源的矛盾、差异化创新人才与标准化培养的矛盾。北航在人才培养方面提出“九化”措施:培养体系贯通化、学生服务全程化、国际交流常态化、质量保障多维化、实践教学系统化、教学科研一体化、教学组织团队化、教师队伍多元化、课程体系模块化。这些措施在医工交叉实验班探索实施。在科教融合方面通过激发内生动力,实现个性发展,提升自主学习,构建以自主管理为核心的开放型组织方式。

 

        陈昕从科研、人才培养、成果转化和产业合作等方面介绍了学院。学院从2007年成立至今,形成了“本-硕-博”全链条的培养路径,目前学院的师资力量以80后的年轻教师为主力,拥有丰富的学科交叉团队。在医工交叉融合方面,学院本着“需求来源于临床,应用回归临床”的理念,在产科筛查、肝脏疾病筛查、虚拟导航、肿瘤定位、脊柱手术规划、骨科辅助诊断等方面有着众多落地应用。学院密切关注行业进展,与行业内五十多家企业有过联系,并与其中十余家企业,包括迈瑞、理邦、新产业等行业领军企业保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方面,发展出以医疗器械行业典型产品为主线贯穿整个教学的体系,按照企业规范去打造工程人才,并通过创新实验室,让本科学生有机会深度参与企业产品的整机开发。目前,学院拥有医学转化团队和工程转化团队,基于已有的经验和成果致力于打造面向全校开放的科研成果转化平台,将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融合,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双方就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创新人才培养方案落地等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交流结束后,学院团队参观了北航位于北京房山区的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

 

        此次走访交流,深化了深圳大学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合作,也为双方未来在教育领域的合作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