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公告 > 学术讲座

新闻公告

En

【深医讲坛第一百五十讲简讯】“针对癌症治疗的活体系统内治疗性物质合成”报告会在我院顺利召开

2025-10-27

2025年10月20日下午2:00,应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董海峰教授邀请,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南洋理工大学Lee Soo Ying讲席教授赵彦利教授作客“深医讲坛”第一百五十讲,在丽湖校区沙河苑学术报告厅带来题为“Synthesis of Therapeutic Species in Living Systems for Cancer Treatment”的精彩报告。本次讲坛由董海峰教授主持,吸引了来自丽湖校区的众多师生参加。



赵彦利院士在报告中介绍了团队在生命体系内实现人工聚合反应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生命系统中天然存在多种聚合反应,构成了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并调控其生命活动。然而,在复杂的生理环境中实现人工聚合仍面临单体浓度低、体内干扰复杂及依赖外界刺激等挑战。赵院士团队提出了纳米隔室限域策略,在体内构建可控反应空间,实现单体富集与反应隔离,从而显著提升聚合效率,并降低外界干扰。



赵院士还系统展示了团队在体内聚合化学、光声成像精准治疗、微生物合成功能材料及全肿瘤细胞疫苗等方面的系列成果。通过将生物正交化学与成像技术相结合,团队实现了肿瘤的动态可视化与治疗协同;并探索微生物介导的材料合成及个体化疫苗构建,为生命体系中治疗性分子的原位合成与疾病干预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报告结束后,赵彦利院士与在场师生就体内反应可控性、光声成像灵敏度及临床转化前景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本次讲坛加深了师生对生命体系内人工聚合与纳米诊疗技术的理解,促进了我校在生物医学与材料科学交叉领域的学术交流。


【嘉宾简介】



赵彦利,新加坡国家科学院院士,南洋理工大学Lee Soo Ying讲席教授,化学、化工和生物技术学院副院长。于南开大学获得本科和理学博士学位,博士导师为刘育教授。随后在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以及西北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师从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Sir Fraser Stoddart教授。


现主要从事合成化学、生物医学工程和材料科学前沿交叉领域的研究,研究兴趣集中于新型自聚集材料的设计和制备,及其在生物医学、催化和绿色能源等领域的应用开发。先后获得新加坡国家研究基金会Fellowship、MIT Technology Review杰出青年创新人物(新加坡)、亚太光化学协会青年科学家奖、美国化学会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青年研究员奖、新加坡国家研究基金会Investigatorship、科睿唯安高被引科学家、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三井化学-SNIC工业奖等荣誉和奖励。担任ACS Applied Nano Materials执行主编。指导的学生学者有100余位在高校任教。



学术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