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深圳大学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官网!

新闻快讯
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一行走访医学部生物医学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2-07-02

        2022年6月29日下午,深圳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名誉院长陈思平教授一行走访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与香港科技大学教授、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董事长李泽湘教授进行深入交流。李泽湘致力于推广新工科教育,对学院基于自主研发的实验教材体系充满兴趣,应邀走访我校。

 

 
        2022年7月6日上午,在学院院长陈昕教授陪同下,李泽湘走访深圳大学,并与校长毛军发院士、副校长张晓红教授共同探讨关于新工科教育推广的理念和做法。
        2022年7月6日下午,李泽湘一行走访深圳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参观学院自主研发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实验设备,并与师生进行交流。

        李泽湘湘一行首先参观了解了学院研发的生物医学工程专用实验设备和教程,对该体系表示了极大的兴趣。还参观了张会生教授的实验室,张教授跟产业结合密切,曾带领学生团队研发产品落地,辅助两家体外诊断企业上市,并作为创业导师带领学生团队创办企业。李泽湘一行对以张会生教授为代表的学院教师培养学生的模式表示了极大的肯定和赞赏。 

 

 

        接着,李泽湘一行人在学院会议室与广东省生物医学信息检测与超声成像重点实验室主任汪天富教授、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院长陈昕教授、党委书记陆敏华教授等进行交流。


        陈昕首先介绍学院,学院是在陈思平教授的带领下创办,陈思平教授本身来自于产业,创办本专业时邀请了一些企业的资深专家组建教师团队,希望培养适合产业需求的学生。学院与产业结合密切,参与孵化不少行业代表性企业,比如已经上市的普门和新产业公司,张会生教授作为创业导师带领学生创办的活水公司,叶继伦教授也创办了公司为行业提供核心部件和关键技术。


        汪天富介绍了使用CDIO工程教育模式培养学生的探索。CDIO,即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将一个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过程贯穿整个教学体系,培养学生工程能力,致力于解决“学生进入企业还需进行二次培训”的痛点。目前该模式已经获教育部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力推荐,全国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高校推广。
 

 

 

        接着,陈昕和李泽湘探讨了把创业的模式延伸到本科生第三年或第四年的培养过程中的可能性。李泽湘分享了他带领学生创业的一些经验,他曾带领学生参加机器人比赛进行创业辅导,帮助学生们梳理想法做一些快速的原型,在这过程中慢慢地根据需要会组成包含机械、电子、软件、设计等不同方向的交叉性小团队。作为老师,在尊重学生想法的前提下进行引导,慢慢就会积累一些创业经验。从目前的创业探索发现,ToC相对好做一些,因为可以跟客户直接闭环。所以大学生创业鼓励从ToC作为切入点,因为后期的拓宽渠道、应对新技术被“山寨”等都是不容易的事。目前,学生创业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创业作品很难落地,在走访了解国内外各大高校的创业课程的基础上,借鉴欧林工程学院的经验,慢慢摸索出创业训练营的模式。总的来说创业的过程遇到的挑战主要有阅历不够、难组织资源、创业决心不够。CDIO模式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但是问题从哪里来、如何发现并定义问题,是CDIO缺少的一块。该模式适合培养工程师,但是创业者其实相当于是产品经理,如何通过学校的一些课程培养出具有产品经理思维的创业者,这是有难度也有探索价值的一件事。

 

        跟李泽湘的交流拓宽了人才培养的思路。接下来,李泽湘在丽湖校区A5学术报告厅给师生们分享了新工科的教学经验和创新创业训练营帮助学生孵化产品的经验。


        报告正式开始之前,李泽湘收集了师生的问题。随后,他从大学科技园发展、大学生创业现状与挑战开始,回顾了自己的创业经历,分享了探索新工科教育的历程和心得。在这过程中师生们的问题得到了解答。

 

        1、大学科技园发展挑战
        国家创办大学科技园的目的之一是将创新要素汇聚一起促成师生的创意落地。但是,从目前的结果来看,很多大家熟悉的公司并不直接起源自学校。以深圳大学校友马化腾创办的腾讯为例,公司并不是源于他在深圳大学读书时候的创业项目,而是进入社会后成长起来的。这暴露出目前存在的一个问题:高校、研究院、企业,三者弱相关、互动性缺失。

        对标美国硅谷,斯坦福大学为硅谷的形成和崛起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毕业生在大学周围创办落地的企业数不胜数,包括大家耳熟能详的惠普、谷歌、英伟达、雅虎等等,在这里企业、研究院、学校形成强相关的互相促进的作用。硅谷园区内部形成了良好的创新链,从交叉学科工程教育,到创新转化环节,再到孵化平台startX。其中,startX孵化平台主要用来支持从斯坦福大学出来的创业者,资金大多来自于校友以及企业捐赠,由此促成学校和企业的相互促进。该平台从2011年成立以来,已经帮助接近700个初创团队完成了孵化,有1400多名斯坦福大学的校友被培养成为企业创始人。而国内大学科技园,拿北京、上海、江苏、广东为例,在孵企业人均产值仅为3万元,企业生存困难。

        2、大学生创业现状与挑战
        目前高校学生创业的主要问题是创业项目落地难,基本上没有硬科技创业,而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很难让学生去从事硬科技的创业。国家也在通过互联网+、挑战杯等竞赛推动学生创业,学生创业的比例有所提升,但由于创业行业集中在教培和互联网方向,创业比例近年来又开始往下降。

        以全国创新创业教育做的最好、最早的上海交通大学为例,交大有很好的创新创业体系,由学生创新中心来统筹,组织创业讲座活动、创业训练班,帮助学生参加创业竞赛。该体系下2012-2020年间有2万多学生参加创业课程和讲座,2500名学生参加创业训练计划,孵化成立513家公司。关键问题是这之后,拿到天使轮投资的公司只有32家,进入A轮及之后的仅仅17家,而且这17家公司的组成、质量、成长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个是国内的现状,刚刚有同学问创业竞赛要不要参加,根据了解到的数据,比赛拿了金奖最后注册成企业的大概占1/3,落地效果不佳。

 

        针对此现象,通过大量沟通总结出创业过程中的一些常见问题:缺乏对真实需求的了解,缺乏技术壁垒和对供应链的了解,不易组建跨学科团队,缺乏沉浸式环境,缺乏有经验的教师团队引导陪伴创业。

        3、回顾创业经历
        接着,李泽湘回顾了自己的创业经历。1992年来到香港科技大学当老师,但是发现除了明确要出国读博的学生能充分的使用学校的实验设备,大部分学生却不感兴趣。这中间有几个重要的转折点。一个转折点是1999年深圳产业转型升级,因为一些契机成立了固高科技公司。此后便开始探索如何把实验室的成果进行转化。如今固高已经是中国重要的公司,支撑了六十多个行业的发展,也有了自己的科技园区。但是,还是仅局限于教授创业,很难把意向出国留学的学生留下来创业。另一个转折点是,将大家都不愿意带的机器人比赛组织成为一门课程。机器人比赛涉及到交叉的学科,不同专业的学生一起设计系统,做出原型快速迭代,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学到了创业的基本技能。在这门课上,遇到了主动给自己出毕业设计题目的学生——汪涛,他通过毕设做出了航模飞机的控制器,然后一步一步走到今天,成为了大疆公司的创始人。在这个过程中发现,学生自己去提问题,这一点非常重要。学生提出的问题不管好不好,都是学生自己的问题。老师出的问题,学生只能说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

 

 

        李泽湘的实验室成立至今有30年,毕业的硕士和博士生总共有约100人。其中,有1/3的学生在大企业工作,这都是早期毕业的学生,有 1/3 的学生在大学当教授,有1/3的学生创业了,创办了28家公司。2014-2000年在东莞成立松山湖机器人产业基地,又重新升级做了一些创业探索。目前,基地大概有 60 多家公司,存活率大概80%,其中15%是独角兽企业。这些公司都是硬科技公司,有些是在行业、中国乃至世界上最顶级的公司,这个是很令人值得骄傲的事。


        在这个经历中李泽湘的体会是:创业方面,大学生比研究生强,研究生比博士强,博士比教授强。所以如果要创业不一定要去拿博士学历或者是当教授。创业更多的是在创业的过程中去学习。
        通过创业的这些经历,李泽湘慢慢地对整个大湾区的制造业有了更深的了解。以深圳为核心的整个大湾区制造业是从代工发展而来,有一批从代工贸易销售转型的草根派企业。但是草根派致命的弱点在于产品的创新力弱,尤其在C端,这也是我们制造业最大的挑战。C端的量大,创新要求高。比如,苹果定义了智能手机,占据了行业百分之七八十的利润率。家电行业的戴森公司在吹风机上做原创,用户粘性和利润都很高,将价格在200元左右的吹风机卖到3000元,还很有市场。针对这个现象,李泽湘调研发现,要想有创新的产品,需要找年轻的大学生、研究生去定义产品,有经验的人去帮助实现产品。此外,还必须得在C端打造一批国际有影响力的终端产业,以它来带动芯片材料、核心部件、装备等。


        4、创新和新工科教育


        如今,有一套非常成熟的创新方法,能够让你找到别人看不到,你也意想不到的问题。发现问题、定义问题、评估问题、制作原型、用户反馈,这些过程如今叫做设计思维。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发现问题。只要问题找对了,就相当于找准了创业方向了。发现问题要深入到实际的使用场景中去观察了解、要跟涉及到的相关方进行充分的沟通,才能建立同理心,对真实的问题有所理解。
那么如何将创新融入到大学的课程中呢?李泽湘做了很多探索调研。


        传统的工程教育强调教给学生工程技术,但是苹果公司的出现让产业界意识到这并不够。创业型人才必须学会在一个跨学科的团队工作,学会从设计制造到市场的过程,学会把科技跟艺术结合起来,学会了解全球的市场,要有一定的人文素养。这对工程教育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上个世纪 90 年代MIT调研发现上课越多的学生成就越差。国外大学已经逐渐将大学四年的课程降到30-40门课,但是国内高校的课程数量普遍是这个数字的两倍,学生忙于课业和考试,缺乏实践探索,需要到企业花很长的时间重新培训才能上手工作。但是,有一些参加过机器人比赛或者是局部的工程教育改革的学校毕业的学生就很受欢迎,起薪比同年级的学生高出50%,甚至更高。
 

        从工程教育改革的效果来看,美国的欧林工程学院走在了前列。欧林每年招80个学生,目前毕业的一千多名毕业生极受企业欢迎,起薪比MIT毕业生高,创业比例比斯坦福毕业生高,学校捐款全美排第一。可以看出,欧林对学生的培养真正满足了企业的需求。欧林首先有很清晰的对创新人才的定位,动手能力、设计与创造力、专业知识、批判思维、沟通能力、团队合作、内在驱动、自主学习等,这些都是以后成为一个企业家最重要的素质。此外,学校没有学院和系,跨学科融合,更利于不同方向的碰撞融合。清晰了对人才的定位,接下来就需要一套课程体系来保障落地。欧林的课程核心是用设计思维的训练去发现和定义问题,一直到找到让学生心动的好问题。然后用一个一个的问题项目载体把数学物理专业基础融合起来,再用好的问题把人文素养、创业项目管理的软知识和专业知识综合起来。整个四年做20到40 个项目,相当于有了4年的工作经历。


        2004到2009年间,李泽湘在哈工大,用还不完整的对新工科教育的理解做了探索,探索结果证明了这种培养方式的可行性。培养的一批学生创办了6家企业,这些企业所在的领域可以说支撑了中国半导体封装设备至少是半壁江山。基于已有的探索,他打算继续探索跟高校合作构建科创新生态的可能性,将新工科的培养方式融入学校课程。


        最后,针对报告师生们提出的新问题,李泽湘耐心解答。通过问答互动,师生们对于新工科的创新教育方式有了更深的了解,大家再次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李泽湘老师带来的精彩报告。